fbpx
中華醫大

【衛教補給站】長新冠留下疲倦、易喘後遺症,4種人最容易!醫師解析如何避免

自本土颳起Omicron疫情旋風以來,確診者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近,
雖然感染者大多為輕症,不過,各國衛生單位及研究紛紛發現,
染疫後所留下的後遺症,除了造成生理上的極度疲倦、腦霧等症狀外,也導致部分患者罹患心理疾病。
英國傳染病專家發現,有4類民眾在染疫後特別容易出現上述「長新冠」(long COVID)的症狀,並依據最新研究進一步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。

●長新冠症狀多元,同時影響康復者生理與心理狀態

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(NHS)的指南,
長新冠的症狀多元,包含感到極度疲倦與疲勞、喘不過氣、胸痛或胸悶、腦霧、失眠、心悸、嗅味覺改變、關節疼痛、噁心嘔吐或耳鳴等;
此外,甚至還會影響染疫者的心理狀態,提高罹患憂鬱症、焦慮症的風險。

英國國健署表示,雖然大部分患者的長新冠症狀會在12週內完全康復,
但在某些患者身上,可能會停留更長的時間。
而美國醫學會(AMA)表示,關於長新冠發作的時間長短,目前仍未有定論,
但可能與患者本身健康程度,以及是否施打過疫苗有關。

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曾受訪指出,
根據現有的資料,可得知4類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現象的族群分別如下:

(1) 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(如心血管疾病)
(2) 先天免疫缺陷者(如免疫缺陷症)
(3) 神經系統異常者
(4) 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(如糖尿病、胰島素阻抗)

●染疫後疲勞症狀,可能為人體細胞粒線體受損所致

其中,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解釋,
染疫後常出現極度疲勞的症狀,可能是因為新冠病毒使微血管阻塞,
進而使人體細胞中負責提供能量的「粒線體」迅速受損,
導致罹患長新冠的患者容易出現筋疲力盡的情形。

此外,David Strain也提到,過去曾發表於《生物化學期刊》(Biochemical Journal)的研究指出,
血液中的微小凝塊,可能會阻止血液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處組織,
以致產生各種長新冠症狀,意即血管氧氣輸送功能不佳者,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可能隨之提升。

●台大醫:調整生活節律為緩解疲勞最有效方法

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莊泓叡曾受訪指出,
目前臨床上對於疲倦症狀並無特定治療方式,
唯有調整好「生活的節律」才是最有效的方法;
而輕症與中重症患者康復後所感到的疲勞程度會有所差異,
因此並不會建議所有康復者都要做足運動以緩解疲勞,不要累過頭才是最重要的。
另外並強調,中重症的康復者才需要強調呼吸、心肺功能及肌肉訓練。

至於怎麼做可以降低罹患長新冠的機率?
美國醫學會的醫學專家Devang Sanghavi表示,
過去曾有案例因無及時施打完整劑量疫苗,以致長新冠症狀持續近2年之久,
甚至導致患者無法像正常人般邊走路邊說話,
且只要一劇烈運動,就會過度喘息,影響生活程度甚鉅。

Devang Sanghavi建議,
由於長新冠會影響體內多種器官系統,
因此應該盡快施打疫苗、建立保護力,即使未來出現「突破性感染」,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的機率也會大幅下降。

圖片與資料來源:早安健康網

歡迎討論